探究乘法分配律
什么是乘法分配律
乘法分配律是初中数学中非常基础的一个概念,在代数表达式中也经常用到。它的公式表达为:a×(b+c)=a×b+a×c或(b+c)×a=b×a+c×a。这句话翻译成中文就是“一个数与一个括号内的加法的结果相乘,等于分别把这个数分别与括号内每一个数的乘积求和”。
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
为了方便我们掌握乘法分配律,我们可以选择采用字母表示它,先写出乘法分配律的公式:a×(b+c)=a×b+a×c。其中,a,b,c均可以是整数、小数、分数,也可以是任何含有字母的代数式。
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具体的数值进行替换,比如取a=2,b=3,c=4,则有:
2×(3+4)=2×3+2×4,化简后为2×7=6+8,最后得到14=14。这证明了乘法分配律在该具体数值的情况下成立。
解决应用题是讲解乘法分配律的重要手段
乘法分配律在应用题解决中非常常见,比如有这样的一道题:辉辉在地铁上想算(3+4)×5是多少,他先算了3*5和4*5,然后把两个数相加,得到35或35。这道题就是让我们运用乘法分配律来解决。
我们可以把下面的方程式列出:
(3+4)×5=3×5+4×5,即(7)×5=15+20。
通过运用乘法分配律,我们不难得出结果为35。
以上的例子证明了乘法分配律在运用中的实际应用价值。
总之,在学习代数和方程时,乘法分配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——它让不同的项可以合并,方便了我们进行简单的化简以及代数运算,是我们所需要重点掌握的基本概念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