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兵初出,郑国岌岌可危
公元前375年,宋国出兵伐郑,此举在当时的诸侯国间引起了轩然大波。宋国向郑国发动战争的原因很多,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双方的矛盾已经不可避免,且各自处于相对劣势的状态。
宋国迫不及待想要夺回失去的领土
首先,宋国一直对自己失去的领土耿耿于怀,而这些领土正是郑国所占据的。宋国曾经经营过这些区域,并设立了辖地政权,但在当时的恶劣环境下很难巩固这些地盘。于是,宋国试图通过发动战争来夺回它的失地,既实现了自己的目标,也震慑了周边的各国,提高了宋国的国际地位。
郑国正处于弱势,无法回应宋国的挑战
其次,郑国的国力正处于相对的低谷。此前几十年,郑国在与晋、齐等近邻的战争中吃了很多亏,国力明显衰竭。为了解决内忧外患,郑国主动与北方的燕国结盟,实行了对外联合多省。但这样做还是不能彻底摆脱宋国的威胁。宋国作为一个重要的大国,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国力,使得郑国在对抗宋国时处于极弱的势态,无法回应宋国的挑战。
战争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
最后,战争的结果并没有如双方所愿那样令人满意。宋国虽然在南阳击败了郑国,夺取了郑国的领土,但也失去了一段宝贵的历史发展时间。郑国在战后并没有被迫完全屈服,仍然存在并继续发展着。并且,这次战争终究没有消除宋国对自己背后的周边小国的固有的不安感,反而加强了这种不满。因此,宋国设法与周边的诸侯国缔结联盟、指使赵国、楚国等与郑国进行激烈地争斗。整个春秋时期,战争连绵不断,势力角逐激烈,其中宋伐郑就成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