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韵迎春分
春分,又称春分节气,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是昼夜平分的日子。此时阳光直射赤道,南北半球昼夜时间相等。我国古代文人墨客以韵味独特的诗句,赞美春分,祈愿万物复苏,乐享美好人生。
小春分
春分节气又称“小春分”,这是因为此时气温虽有一定升高,但白天黑夜时长之变化并不明显,故又以“小”定之。在古人的诗歌中,小春分多有笔墨描述,吐露对春季变化的独特体察。
唐代诗人白居易写有《早春呈水部张十七员外》:“天淡柳软还新雨,小春分前染翠徽。车马疾过陵阳路,拂杨堤烟柳半垂。”这组诗歌生动描绘了小春分时节上演的一幅美丽画面。轻风拂过,嫩绿的柳丝泛起微驯的涟漪,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春日新华、万物复苏的奇妙,让我们仿佛瞬间感觉到阳光清爽的气息。
大地回春
春分节气是万物复苏,大地回春的时节。此时,草木花开,蝶舞蜂鸣,春光明媚,大自然充满了生气勃勃的活力,在这样一个季节中,古诗词中也诞生了无数优美的篇章。
唐代诗人杜甫在《江南逢李龏州》一文中写道:“楼船夜雪瓜洲渡,铁马秋风大散关。诗人妙思得其逸,文章富丽成其章。关山月近西楼月,清影无人水满汀。赖有卢家少妇在,雪中复上瓜洲行。”其间:“楼船夜雪瓜洲渡”、“铁马秋风大散关”两句中对于大地回春,放飞了深长的思考,宏大的格局,也充分诠释了古人对于春分这一节气的赞美之情。
春分庆典
春分节气不仅是一个季节的曙光,还是一种文化传统和仪式庆典。在古代,我国各地会在春分节气到来之际,进行不同形式的祭祀、游春等活动。
唐代诗人王之涣在《登鹳雀楼》中写到: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。”首句“白日依山尽”应是唐代七弦琴调号“春分”,意即春分日出之美景,即春光初照的景象,表现出了中国古人对春分的盛赞和纪念,更加激扬起古人慎思所谓佳节时的凝重感觉。
总之,春分节气在古人的诗歌中有着许多精美的篇章和独特的情感表达,这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,更是中华民族传承的珍贵财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