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标题的这个话题是网上经常讨论和争议的,也存在各种观点。从一个极端,到中立,到另外一个极端,我都见过。这里谈一下我个人现阶段的看法(人的观点是可能改变的,只能代表现在)。
关于黑胶的声音,有一些常见的描述:温暖、亲切、耐听、模拟味、活生、柔软、糊,等等。这里有些是有道理的,有些是误区。
比如“糊”就是一个误区。黑胶完全不意味着“糊”。确实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又暖又糊的黑胶,但那多半是因为原始录音比较老,原本就是糊的。关于录音技术,我个人一贯的观点也是新的解析和透明度好于老的;老录音经常是偏糊的(以现在的标准)。黑胶的内容多数是模拟时代的老录音,当然有很大可能是偏糊的,这不怪黑胶。
如果播放现在新的录音,用优秀的唱盘、唱针构成的黑胶播放系统,那么黑胶的声音一点不会糊,甚至其频宽、解析、动态会强过很多CD系统。
在理论上黑胶可以达到宽于20kHz的高频延伸,这点会明显好于CD(受44.1kHz取样频率的限制,高频只能到20kHz),不过在实际聆听中,高频/极高频延伸的优势不明显。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我的耳朵已听不到20kHz的极高频,另一方面黑胶的高频延伸只是一个理论存在,实际上模拟母带记录下的极高频信号成分极其微弱,不会对听感带来明显影响。
黑胶在声音方面最大的优势,或者说比CD好的地方,我个人觉得是声音的耐听性。和CD相比,黑胶的声音更“自然”一点,不“冲”(念第四声),听起来对耳朵的“侵略性”“刺激感”较小。当然这是一个相对的含义。哪怕是真实的声音,达到一定响度后肯定会对耳朵形成刺激,引起听觉疲劳。这是必然的。但是黑胶的声音我感觉相对地比CD不容易疲劳、不容易引发刺激感。
为什么会如此呢?我个人觉得是因为黑胶的整体模拟方式的重播让声音更自然一点。CD的整个播放流程存在AD和DA转换,这种转换不可避免会带来一点量化误差,从而影响一点声音的自然度。
很多发烧友也注意到CD的声音不像黑胶那么“活生”,有一些“平板”。“活生”是一个很难准确定义的词,可能各人的理解也会不同,但我个人觉得黑胶的这种“活生感”也和它不存在AD、DA转换,全程模拟,因此声音更自然有关系。或者说,所谓“活生”,在此语境中是“自然”的近义词,说的是同一回事。
简单说就是,全程模拟(记录、编辑和回放)让声音更自然一些、活生一些,降低了声音的刺激性。而与之对应的,是CD因为流程中(必定)存在AD和DA,会使声音自然度妥协,增多了一些“不自然”引起的刺激感。
黑胶的声音优势本质上就是这点,没有其它了。黑胶不一定比CD更温暖(有些CD机声音也很温暖),不一定比CD糊,也不一定能听出高频延伸的优势,但它通常会声音更自然和耐听一些。
但黑胶的声音妥协也是明显的。这也是模拟录音、编辑和回放的性质决定的——信噪比不如数字系统。模拟母带每COPY一次都会增加一次底噪(以及少许失真),无法避免,而数字母带COPY一千次也信噪比依旧。
除了底噪的问题,唱片本身和播放环节造成的杂声(和音乐信号无关的声音都是杂声)也几乎无法完全避免。我花钱搞了公认洗碟最好的唱片线洗机、去静电玩具,还有清洗唱针的玩具,即便这样,购入的NM品相的LP,在播放时还是免不了有少许杂声。空气中随时飘荡着很多灰尘,一粒灰尘落在LP上对槽轨来说就是“路障”,唱针扫过的时候就会发出啪的一下。
因此即便是全新拆封的LP,第一次播放,也可能听到哔剥声。绝大多数黑胶玩家是依赖二手唱片的,那就更难说了。即便洗干净、做了去静电处理,还是常会听到杂声的。有些曾被差劲的黑胶唱机播放过的唱片,可能一路底噪。
对于音乐播放中的杂声,存在一个适应性的问题。对于在数码音频时代长大的乐迷和烧友来说,听惯了数字音频纯净无杂质的声音,刚接触到LP的杂声,可能会不适应。
必须承认,数字音频和CD的纯净声底,特别是在播放数字录音时的高信噪比、无杂音,是很引人的。上世纪八十年代,CD之所以能很快取代LP和磁带,靠的就是其优异的信噪比、无底噪。
我喜欢黑胶的自然耐听的声底,也喜欢CD的纯净感。因此,回到那个常被问起的问题,我的回答还是:双修最佳。80年代之前的模拟录音,首选LP或磁带回放,80年代之后的数字录音,首选CD/高码率数字回放。AD和DA转换,虽然早已能做得很好,毕竟对声音还是有一点点妥协的。全程模拟(模拟录音用LP或磁带播放),和全程数字(数字录音用数字系统播放),都可以做到很好的声音,而且风格存在不同,可以说是“两种值得欣赏的美好”。
(完)